【预见·跨界】“科技+”:我们的灯笼不一样——南京一中江北二小“探秘元宵花灯”项目式学习活动
【预见·跨界】“科技+”:我们的灯笼不一样——南京一中江北二小“探秘元宵花灯”项目式学习活动
新年岁月的手刚把春天的钟敲响,元宵的风又把温馨的圆月挂。元宵启而春风至,正所谓无花灯不元宵。为庆祝元宵节,南京一中江北二小依托“科技+”项目化活动推进学子们对元宵节花灯文化的寻“秘”探究,共同制作具有班级特色的元宵花灯。喆园学子们由此体验了一把“花灯探‘秘’”的传统之旅,经历了一回“元宵灯匠人”的手作过程,感受了一回“元宵灯会”的热闹场面。
主题研学,我的灯笼我做主
如何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元宵灯笼,又如何更好的在“科技+”项目实践中探究元宵传统文化?喆园娃们从本质问题“元宵节蕴含的传统文化”出发,确定驱动问题“如何制作一款具有班级特色独一无二的元宵花灯?”孩子们紧扣主题,积极提出问题,阐述自己想法,制定研学计划……形成了具有班级特色的研学单,开启了一段元宵花灯寻秘之旅。
寻秘花灯 深入了解
在课堂上,师生共寻元宵花灯文化,品传统文化之“魅”。一个个小问题由孩子们头脑中迸发、提出,点燃了探究元宵花灯文化的兴趣和激情——
喆园娃们积极提出问题并且积极思考,通过网络调查、观看视频、书籍查找等多种方法深入了解元宵花灯文化,在课堂中积极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构思花灯的样式和主题。
解构花灯 亲身制作
作为元宵节最重要的象征——灯笼,自然是孩子们最乐于去探索的一项内容。喆园娃们在了解灯笼的基础上,围绕研究问题,对于灯笼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深度探究。
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制作灯笼的材料,巧用“废弃物”,用口罩绳、废弃纸杯、塑料瓶、书写纸等各种材料,让废弃物大变身。他们还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灯笼制作过程中的难题。有的班级解构走马灯,制作叶轮,利用空气对流原理让走马灯动起来。有的班级探究影子的秘密,制作出了神奇的光影灯笼……
美丽的灯笼少不了涂色、装饰,小小设计师们还在灯笼上面留下了自己的祝福和作品。
花灯亮相 乐享成果
喆园娃们和伙伴们迫不及待地要带着自己班级的灯笼亮相,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项目探究成功啦!“小匠人”们就位,Action!
喆园娃们了解传统、寻找传统、体验传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不仅充分了解到了“元宵花灯”的“前世今生”,更培育了喆园娃们共学互学、自我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在春风中乘着科技的翅膀,在传统文化中尽情遨游,在喆园这片沃土上不断成长拥有创造、阳光、自信的新时代好少年。
春光已至
趁着天初暖,日初长
道一声平安团圆
携灯出发奔向下一个好日子
用双手织就新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