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活动掠影>详细内容

【喆园·乐活】“桥”探长江,江畔智行——一年级项目化学程周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25 08:59:54 浏览次数: 【字体:


【喆园·乐活】“桥”探长江,江畔智行——一年级项目化学程周活动

一年级项目化学程周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校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南京一中江北二小综合周边的地域特征,开展了以“桥”为主题的系列学程周研学活动。

 

长江,这条奔腾不息的巨龙,

孕育了华夏文明,

见证着时代发展。

她是神秘的,

江上的大桥、

穿梭的轮渡、

江底的隧道,

都充满了无尽的魅力。

一年级的孩子们化身为小小探险家,深入了解长江及周边交通的奥秘, 开展了“桥” 探长江、江畔智行学成周活动,用独特的方式探索家乡的魅力。

 


 

活动前期,孩子们就积极投入准备。在 “桥” 探前奏阶段,大家纷纷借助 AI、查找资料,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时间、长度、南京长江隧道入口高度,轮渡班次等知识。还思考了长江上面和下面的通行方式,为实地打卡做足功课。

 

实地打卡时,孩子们热情高涨。他们或踏上长江大桥,感受其雄伟壮观;或乘坐轮渡,欣赏长江两岸的风景;还有的体验隧道过江,惊叹于现代交通的便捷。一路上,孩子们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记录下每一个有趣的瞬间。

578c892668f141cbb8d19be8389ac775.Png

 

打卡结束后,班级初汇报成了孩子们分享收获的小舞台。大家纷纷上台,讲述自己在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的孩子分享了在轮渡上看到的长江美景,有的孩子介绍了长江大桥的独特构造,还有的孩子表达了对保护长江环境的决心。

 

在报告厅的学校展示环节。孩子们通过绘画、照片、视频等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研学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长江小浪花” 队的张恬菲、张载妍介绍的研学成果,包括南京长江大桥的概况、标志,长江上新添的过江通道,她们通过自驾、步行、轮渡横跨长江的体验,还展示了为长江作的画。

8adfb94ce3b14e0e8c9b0b3774fb910f.Jpeg

“乐小队” 的叶修远和李思喆先介绍了小队成员与口号,分享行前了解的长江及南京长江大桥等知识,接着展示从浦口码头乘轮渡出发,经多地到达长江大桥的路线,最后分享收获,并提出过江方式的思考。



 

耿诗漫和赵泽瑜介绍了南京长江大桥档案、隧道情况,梳理长江交通方式并设置问答。最后分享研学获得的新知识、新发现与新本领,呼吁保护长江。

 

 


 

长江调查小队的冯昱涵代表发言,汇报内容包含了小队介绍、研学行程,通过视频的方式重点分享了研学成果,如轮渡是过江重要工具,长江有货船和小动物,强调要保护环境,称赞了南京长江大桥及其建设者。

冯羽彤代表 “小橘队” 汇报长江研学成果。先介绍团队成员与口号,接着分享轮渡研学过程,讲述长江的小秘密,如江水颜色、江豚栖息地等,最后总结收获,包括长江的通行方式、轮渡载客量、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时间与长度等内容。

 

此次 “桥” 探长江・江畔智行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与交通设施,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相信这段难忘的经历,会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不断探索未知,收获更多知识与快乐。期待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这份好奇心与探索欲,创造更多精彩!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