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喆园·师韵】做积极教师 育阳光学生——南京一中江北一小、二小“积极心理”专项培训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2 08:31:07 浏览次数: 【字体:


【喆园·师韵】做积极教师 育阳光学生——南京一中江北一小、二小“积极心理”专项培训活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是一份承载着重大责任与使命的特殊职业。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就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意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南京一中江北二小邀请到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信息资源部部长潘月俊开展题为“乌卡时代,教师何以安心”的培训活动,为一线教师送上“安心大礼包”,帮助教师探索心灵成长,在愉快工作中提升职业幸福感。

84c4eaa2c2c341d8800e7c6dba1c989f.Png

讲座伊始,潘部长指出“乌卡时代”的复杂,其中每个元素的深层含义是用来提高VUCA的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讲座中,首先,潘部长分别从“如何看待你的工作”“如何看待你的学生”“如何看待自己”三部分助力教师的心灵成长。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减压增效建议,引导教师们在“自知自律、自我实现”中学会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以积极的心态愉快工作,坚持言行雅正,规避不良行为,做学生的行为示范、心灵导师和精神领袖。

其次,潘部长认为每位学生都是向善的,每位孩子都希望有机会能够自己做出决定,说出自己的意见和选择。我们要以一个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当我们看到的是他的优点,他就会越变越好,给足孩子更宽阔的生长空间和机会,充分给孩子赋能,让孩子做决定,让孩子来思考,在每位孩子行为的背后,都有正面动机,甚至是深层的需要,也许换一种角度,换一种行为更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同时身为教师,也要会高情商的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要有螺旋上升的思维方式。将自己活成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产生问题的根源,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再次,潘部长从萨提亚冰山视角出发,以生活中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的故事来助力教师学会减压,他指出,要积极工作找出负面经验中的正面意义进行意义转换,换个环境,你会发现同样的事物价值有所不同。最后,潘部长以“你对过去的历程是否满意”与“对自己未来不同的看法”引起在座教师的深思。

老师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仔细认真地记录,现场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老师们深刻认识到,“理解学生是接纳孩子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和需求,才能真正地接纳他们的不完美。这种接纳为进一步改变创造了条件,从而更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a82d902495b43789ff63be010f41fb6.Png

任丽芳校长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她指出潘部长将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不仅强化了教师心理教育方面的意识,同时提高了识别学生心理状态的能力。为我们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提供了正向发展,帮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知方向而力行,望远山而奋进。”此次交流讲座,直击心灵,让人如沐春风,为全体教师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提升了教师的自我关怀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南京一中江北二小教师的心育水平,为更好地打造幸福教育、做幸福教师赋能增质。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理解和包容,用最温暖的态度对待自己,用最坚韧的信念解决难题,用最阳光的心态培育祖国的未来,用爱和智慧引领孩子们一路向阳,做幸福教育的引路人!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