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开新花 劳动课程促发展
传统技艺开新花 劳动课程促发展
新学期开始后,小朋友们就发现课表上新增加了一门劳动课。
那么,劳动课到底教什么呢?能学到什么呢?
让我们走进二小劳动课堂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一中江北二小劳动教育课程一直在有声有色的组织与实施之中。
学校在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注重传统技艺劳动课程的开展与实施。9月、10月的劳动课,学生们在折纸、剪纸、泥塑等劳动体验中树立劳动意识,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小小彩纸乐趣多
古时,佛教僧人把中国折纸作为礼仪交往的稀有礼品带到日本,折纸文化一代代传下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项起源于中国的文化产物,是一种启发大脑创造力和逻辑思维,促进手脑协调的工具。
一张小小的彩纸,几折几叠,变成了展翅的小鸟、翩飞的蝴蝶、跳动的青蛙……多么有趣啊!劳动课上,让我们跟着周老师来学折纸吧。
巧手剪纸喜传承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瑰宝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
劳动课上,孩子们剪得多认真,多仔细啊!在纸上描绘着自己心仪的图案,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沿着纹路裁剪。
经过同学们精心的设计与裁剪,美丽的剪纸作品已经诞生啦!一起去欣赏吧!
(学生们的剪纸作品)
指尖手作“泥”好哇
泥塑,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同时也是空间造型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立体造型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经过周老师通俗易懂的教学后,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泥塑技巧,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
揉、搓、捏、按、戳……彩泥像变魔术一样被塑造成栩栩如生的泥人,看着一件件艺术品,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学生们的泥塑作品)
丰富多彩的劳动课,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传承了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文化,更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