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堂掠影>详细内容

【预见·跨界】好柿知秋·劳动实践正当时,不负秋光行且知——一中江北二小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13 08:34:42 浏览次数: 【字体:


好柿知秋·劳动实践正当时,不负秋光行且知——一中江北二小劳动+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柿子,一抹秋日亮丽的色彩

柿饼,一份时光馈赠的礼物

柿染,一场属于甜柿的艺术

......

 

劳动教育中蕴含着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其教育过程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推动“劳动+”融合课程在我校落地生根和柿子相遇的日子里,中江北二小构建学科融合,依托八项智能理论建设校园文化在探究中劳动在劳动中创造,努力实现高品质育人,走出一条学科融合之路。

 

本次“好柿知秋”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学生围绕“柿子”展开研究与学习,以劳动实践为主,融合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感受柿子的实践之果,融合自然之美,学习制作技能,在活动中体会劳动与其他学科、劳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跨学科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01妙“语”连珠

做个古“柿”

又是一年柿子红,柿柿如意笑春风。二三年级的孩子们在语文课上诵读柿子诗歌,将对柿子的喜爱融入文字,妙语连珠。

 

02 妙手生“科”

古法造纸】

执笔,起行,落笔,生花......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纸张的书香。二(2)班的孩子们运用多感官和工具进一步对纸进行研究,带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沉浸了解造纸术,将繁杂的造纸工艺简化,手工再现“纸”的诞生。

 

【柿染】

科学课堂上正在开展跨学科教学课——《柿子的拓染》,引导三(1)班孩子们小组动手合作,进行拓染制作,课堂教学实践性强,帕子上的那一抹柿子黄温柔、典雅、浪漫,蕴含秋色仿佛富有生命力映衬着孩子们暖暖笑意。

 

一方素布,一抹橙黄,一浸一染白相间的图案之中,带来的是温暖和惊喜,这就是浸染艺术的魅力。课堂上科学氛围浓厚学科融合巧妙,老师带孩子们一起从榨柿子,到染色、洗涤、晾晒等各道工序,真真切切地感受了浸染的工艺。

 

03遇见

【柿子小精灵】

带队老师领着一(1)班的小朋友们将美术课堂搬到室外,来到秋意暖洋的操场上,他们感悟秋光,挥动画笔瞧!柿子小精灵们奇奇怪怪,可可爱爱,加上表情,秒变戏精,每一颗柿子都是二小娃娃们独一无二的创造。

056a5d17c512455d80d85db52e588291.Jpeg

【柿子撕纸画】

卡纸撕一撕,画一画,一(3)班的同学们动手动脑,心灵手巧,挥毫墨笔,用小巧手创造出美丽的图画。

 

课堂上体验柿子创意画还不够,小朋友们还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给老师,对于老师来说这是饱含深刻爱意的礼物。

 

【柿子树】

二(1)班的小娃娃们用手掌反复搓揉,使粘土受力均匀做成柿身。再将圆球夹在手掌之间反复搓揉,呈“V”字形,做成柿叶。

 

孩子们将一个个“小红灯笼”挂满枝头,在风中摇曳着、飘动

 

 

04“劳”有所获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劳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动手烹饪,制作出香气四溢的佳肴、精致可口的美食。

【柿子蛋挞】

一(2)班的孩子尝试做柿子蛋挞在老师的协助下,孩子们有条不紊地洗柿子、剥柿子皮倒蛋液烹饪品尝,再一起搞卫生,清洁桌面,团结协作,感受烹饪乐趣

 

看似简单的甜点,动起手来发现,每一步都蕴含了生活的阅历。在老师的指点下,孩子们带上手套,倒入蛋液和柿子肉。放入空气炸锅一烤,顿时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清香。

 

当孩子们进入厨房,走进劳动,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味的柿子蛋挞,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晒柿饼】

孩子们从最简单的挑柿子、洗柿子入手,看他们的样子,俨然是专业的劳动小能手。

 

第一步

挑选未完全成熟的林子清洗柿子。

第二步

拿起剥皮刀,趁硬削皮。

第三步

用绳子绑紧柿子取出摊晾。

第四步

晾晒时,选择适宜的温度,保持通风,自然雕琢。

第五步

日升月落,风霜浸染,柿子完成了它的终极进化—柿饼。

e3b525fa0fa447c3af80bb270f849db1.Jpeg

陶行知先生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一中江北二小践行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通过课程渗透和学科融合,实现其他学科本体育人价值。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劳树德,通过在跨学科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学生在幸福中劳动着,在劳动中幸福着。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