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喆园·师韵】聚焦单元整体设计,助力单篇教学推进 ——江北新区小学中段语文教研活动在一中江北二小顺利开展
【喆园·师韵】聚焦单元整体设计,助力单篇教学推进 ——江北新区小学中段语文教研活动在一中江北二小顺利开展
水本无华,相荡才起涟漪,
石本无火,相撞才生灵光。
孜孜不倦地学习,
只为厚积薄发地蓄力迸发。
怀着教育初心,共赴一场有温度、
有深度的学习。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革命文化主题的育人价值,着重研究“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在不同年级单元整体设计中的应用,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二小学于11月15日举行以“追寻红色记忆,感受革命经典”为主题的江北新区中段语文教研活动。活动以革命传统类课文为抓手,探寻小学中段语文革命文化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为老师们如何关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和单元整体设计提供了研讨依据。
01教学观摩·学以共进
李茜老师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从周恩来的光辉人生历程导入,瞬间点燃学生对少年周恩来立下此宏伟志向缘由的探究热情。李老师结合课前预习,助力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在引导概括课文事件阶段,她巧用思维导图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情况并加以引导。而后着重研读“中华不振”部分,剖析周恩来立志根源。最后借助诗歌,引领学生体悟总理的爱国深情与远大抱负。
在李若童老师执教的《梅兰芳蓄须》中,她以学生为核心,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育。她通过回顾先前课文学习方法,达成从单篇到单元整体的迁移,使学生在知识重组与整合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提升语文素养与综合学习能力。
孙姝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第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通过创设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情景,带领学生走到那个抗战年代,体会白求恩在战场上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品质,并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感受白求恩高尚美好的共产主义信仰以及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马兴媛老师的教学围绕粗瓷大碗展开,续用了前一课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以完善文物名片、探究陈列原因、书写留言板的任务设置,巧妙地在情境中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学效果较好。最后将课程内容延伸至“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主题班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02专家引航·明晰方向
四节课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一、第二小学校长任丽芳以“课程谱系中单篇课文的价值生成”为题开展讲座并评课。她先是阐述了选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这四篇“红色”课文进行教学的原因,强调了聚焦“语文味”与“思政味儿”融合、精读略读关系处理等关键问题。接着,结合所上课程,深入讲解单元整体设计要点:要读懂教材及编者意图,明确不同年级侧重点;依据课标培养多种学习能力;推动不同阅读类型融合;确定字词、概括、品读等多方面目标;把握意义迁移、创设情景等设计要点;关注学法,依据学情推进教学;巧妙引入资源,促进学生理解与表达,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指导思路。
任丽芳
最后,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袁菲部长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她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上课状态与授课亮点,同时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与老师们进行深度交流与碰撞。袁部长全面且深入地指出,教学工作应多方面发力。首先,要基于学生需求设计教学,充分考量学生在知识掌握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让教学有的放矢;其次,需高度重视“文道结合”,避免在教学中顾此失彼,特别是像革命文化文本这类有着重要教育意义的内容教学时,要平衡好“道”与“文”的关系;再者,要深入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帮助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对文本表面内容的理解,而是能透过文字去探究其背后深层次的表达意图,提升对文本的领悟层次;此外,袁部长着重强调立德树人是各学科的重要任务,尤其在语文课堂这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阵地上,教师要时刻保持敏锐,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价值观偏差等情况及时进行纠偏,确保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单篇教学正如那跬步、那小流,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感悟文本魅力的基础所在;而单元整体教学恰似那千里之途、那浩瀚江海,将单篇的点滴汇聚融合,构建起更为宏大且系统的语文学习世界。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让我们深谙二者关系,以单篇为基,借单元之力,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广袤天地里稳步前行,去探寻那无尽的知识宝藏。
词本无境,相汇才显意境,
段本无彩,相衔才绽光辉。
兢兢业业地研磨,
只为举一反三地启发思维。
秉持语文初心,同启一段有探索、
有收获的教研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