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二小>教师风采>详细内容

突破边界 四有好教师读书会成立仪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08 20:03:35 浏览次数: 【字体:

突破边界 四有好教师读书会成立仪式

特级教师于漪先生说:“教师的成长之源便是读书。”这句话一语道破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明白,引导学生成为爱阅读、会阅读,成长为思想丰盈,有益于社会的人之前,最先应该做的是:让我们自己先成为那一个个坚韧的读书种子,开出一朵朵充满教育大爱与人生哲思的花朵。

c865dbb8d3f24c64b54b3fe9b35a2a55.Jpeg

(教师读书会)

4月8日下午,一小二小教师齐聚一堂,联合成立教师读书会,在“从一走向无穷大”的理念指引下,鼓励教师通过阅读不断突破自我的认知边界,以阅读促动成长模式和教育行为的自觉变革。

活动伊始,由李雁副校长进行读书会名称发布和解读。

此次读书会名称经全体教师集思广益,每位老师各提前思考了一个读书会的名称及解读,由张韫老师汇总后通过教师投票选出。在任丽芳校长的修改完善后,最终确定教师读书会名称为“嘤鸣浦上”教师书友社,简称“嘤鸣书社”,口号为“一卷一念一世界,同心同启同未来”。

嘤鸣:出自《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小鸟嘤嘤地叫着,寻找它的知音。后用“嘤鸣求友”比喻寻求志趣相投的朋友,这里的朋友特指书友。

浦上:特指长江岸边,不但指我们所处的特定的地理位置,而且容易引发人追远无尽的情思。《春江花月夜》中就有“白云千载空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诗句,“浦上”有极目绵延的长江岸线,寓意追寻的广阔、旷远。

“嘤鸣浦上”读书会名称寓意:两校教师,一中集团,及至所有的教育同仁都应当为办理想的教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从一开始,由此出发,走向无穷可能的境界。

首先,张韫老师公布了本校教师读书情况问卷调查结果,主要关于以下几个方面:本校教师的读书类型有什么特点?教师读书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教师读书能否促进教育实践的变化?接着由各位教师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专题发言。

杨星月老师细细回顾了自己的阅读历程,从四个阶段阐述了她的读书偏好与自身成长的关系:孩提时代,畅游书海寻童趣;少年时期,博观约取怡性情;本硕阶段,见贤思齐专学术;从教以来,知行合一寓教化。不同阶段的读书偏好对她的成长影响各不相同,但自幼养成的乐于读书的习惯却持续影响至今。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上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

李丽老师围绕“怎么突破阅读中的困难和障碍”阐述了三点想法:其一,教师需要好的读书引领者,给予读书方法的指导建议;其二,自身要培养阅读“新焦点”的兴趣,并结合“PBL”相关书籍和文献的阅读进行了举例。其三,善于挤出时间,从纷繁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给自己留下阅读的时空,家庭“亲子阅读”尤为一举两得。

武奕妤老师以"增强心力"的读书方式为破点讲述了“突破阅读中的困难和障碍”的体会。阅读时,信息进入的是头脑;而改变,却是从心力出发的。从阅读、共读到问读,是改变最具穿透力的开始,和有“自燃”气质的人共读、“提问式”共读,让阅读成了探寻之旅,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靠近真实自我的进步。在阅读中行走,对话时遇见。

吕静思老师分享了几本所阅读的著作对其教育行为的改变。她认为阅读技能类书籍能帮助她提高专业素养;杨景芝老师的《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原创艺术引导》为她的教学指引了方向;《儿童绘画心理学》则让她明白通过孩子的画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的帮他们调节心理状态,让他们以一种更健康的状态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张韫老师以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为例,主要从敬畏生命、仁爱之心、不断学习这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张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阐述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于孩子的未来有关,要想教育孩子心中有爱,教师首先应做到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最后,张老师将于漪老师的一句话“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与大家共勉。教育应有教育的姿态,而要使教育具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姿态,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出自己的姿态。

五位青年教师针对教师的读书问题进行发言之后,由骨干教师分别进行点评和补充。

李雁副校长对杨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认为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当先做读书人。教育不是为知识本身而教育,也不是为技能而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为了教人的生存技能,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是教人生活的根本。教师要让学生具备素养,只有教师具备素养。欲先予之,比先有之。否则,培养核心素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何为‘核心素养’?”陈绮雯副校长以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研员林高明著《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为引,对李老师和武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和补充。她从多方面阐述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养成攻略。先剖析了核心素养的意蕴、特征、核心素养生长的奥秘,并重点提出,我们的核心是首先要理解自己的学科本质,在此基础上,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与课堂中进行渗透,采用深度化、批判性、联系性、自主性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力倡“学思行一体,教学创融合”的教研理念,而这也是我们所要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的.......

孙中喜对吕老师和张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和补充。他从读、思、行、变的视角与大家分享了阅读与看书的区别,打开一本经典,就是同一位高人交谈。过去的那种有选择的翻看或智能化时代碎片式泛读,缺乏阅读整本经典书籍,唯有把书读进去,带着已有经验与思考的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同时须读出来,联系教学实践,改变旧观念,提升教学行为品质,让阅读开启教学新思维,破解思维能力培养难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寻觅到“捷径”。

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之后,任丽芳校长综合大家的问题和见解,以《从阅读“破界”到人生“破境”》为主题分享了教师如何突破阅读舒适圈的个体经验。

她以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意识的解释》为例,讲述了自己在阅读“碰壁”时的突围经历: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消除时空背景的陌生感;借鉴他人的书评和论文,消除专业跨界的隔阂感;攻破重点章节再“瞻前顾后”,消除理解层次的平面感;联系自我价值和教育实践,消除阅读功能的单一感。她借助几幅示意图向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意识”的进化知识及教育启示,又通过跨领域经典阅读的收获介绍了学校管理思想因之演进的历程,让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不断突破阅读边界将会带来强大的“蝴蝶效应”。任校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老师们在学习领悟中找到了笃实践行的落点。

而后,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江北新区三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小学语文教研员杨德铸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

他首先肯定了一小二小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认为“嘤鸣浦上”读书会的成立很有意义。接着,他以语文教师为例,阐述了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密不可分。阅读是教师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相对于其他学科老师,语文教师在“授业解惑”之外,更多地承担着“传道”的责任,而与此责任担当相应的力量来源最有效的途径便是阅读。他也非常认同任校“从阅读‘破界’到人生‘破境’”的观点,认为教师的阅读既要强调专业性,也要具有开放性,扩大知识视野,使学识开阔,精神丰盈。他期待教师们能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共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给予学生深厚的文化滋养。

活动最后,受邀参与本次读书会成立仪式的“任丽芳名师工作室”的三位语文教师也纷纷即兴发言,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心得。

一中江北分校陈曦副校长认为教师读书会活动为培养教师养成定期阅读的好习惯助力,并提供相互交流的契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下终身学习的良好基础,教师们通过阅读,开拓了视野,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其他领域的知识与能力。更通过相互分享与交流,从理论逐步落实到教学与生活实践中去,做到知行合一。

浦口实小谭梦婷老师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名句“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认为读书不仅能让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也能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嘤鸣书社让不同学科的老师,聚在一起读书。多学科协同育人。以读相约,以书促教,感受到了嘤鸣浦上读书会带给教师的生命力。读书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起点,却能决定一个人的终点。

力小海德北岸分校的陈思老师表示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读书会。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读书心得,是人生一大幸事。杨校的《品质课堂——语文教学新样态》和任校提到的阅读“破界”到人生“破境”都让她受益良多。阅读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充实自我,提高思想境界的最佳途径。阅读是心灵的对话,是思想的碰撞和升华。与书籍携手同行,“阅见美好”。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

嘤鸣书社的成立,鼓励教师自觉突破边界,将读书作为专业成长的首要路径。一小二小教师不仅会成为一个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人,还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