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喆园·师韵】深耕细研聚合力,蓄力赋能启新程:聚焦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究——南京一中江北二小学科教研活动(语数外篇)
【喆园·师韵】深耕细研聚合力,蓄力赋能启新程:聚焦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究——南京一中江北二小学科教研活动(语数外篇)
在教育的田野上,每一次研磨都是对智慧的深耕。近日,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二小学以“聚焦核心素养,探究单元整体教学”为主题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旨在引领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点,打破传统单课教学的局限,使教学更具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同时,共同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求真课堂导向
基于“金陵好课堂”求真、创新、自主、适性、智慧、全纳等关键特质,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新样态,南京一中江北二小融合学校求真课堂教学模态,以学生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开展系列教研活动。
精品课例引路
本次活动基本是以精品课例+评课议课形式呈现,这些优秀的课例不仅充分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强调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优秀的课例展示不仅是一次教学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的交融,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将先进的教学方法真正融入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创新与突破,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理念,正是当前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方向,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
01语文教研组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践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用好统编教材,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在课堂落地生根,为老师们如何关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和单元整体设计提供研讨依据,语文组开展以单元整体设计,单篇教学推进的语文学科教研活动。
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组鲁洁老师、马兴媛老师、周晗老师围绕趣味拼音进行了研讨。拼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一年级组研讨课例,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活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问,听读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作好铺垫。活动二观察插图,学习儿歌,创编儿歌,通过课件出示图片和资料介绍、儿歌等形式,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深入对拼音的认识与记忆。活动三趣味游戏,充分利用课中导学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拼音音节,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年级语文
教研中,二年级组李若童老师、张译文老师、朱清瑶老师从单元主题分析、教学重点分析、对标学习任务群、单元目标、学习活动设计这五个方面对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提出,教师应该基于单元整体解读,围绕本单元“思维方法”学习主题,设计学习框架,构建画面,展开全文教学,从初读识字到精读体悟情感,同时渗透思维方法——看问题要全面,使本单元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结构化学习整体。同时,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等,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并借助口语交际进行思维表达。
三年级语文
三年级组的孙姝老师和赵灵芝老师研讨目标明确,从大单元视角出发,立足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思维生长点。老师们落实“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这一语文要素,提出本单元教学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四年级语文
四年级组的李茜老师在《精卫填海》的教学中,以多形式猜神话开场,激发学生兴趣。这是篇经典文言文神话,教学时注重诵读品味,采用自由读、领读、展示古文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言文魅力,感受神话的奇妙想象与鲜明人物形象。李老师还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抓重点字词理解课文,领会精卫精神。并且让学生发挥想象讲述、创编故事,以此加深对文本理解。
02数学教研组
在新教材、新课标的背景下,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数学教师对计算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数学组开展以“10 的加减法”和“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通过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一年级数学
一年级组王洁主任、林文皓老师、刘倩倩老师围绕《10的加法与减法》开展同课异构,有的通过红、蓝两队踢足球比赛引入加减法概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引出主题;有的利用计数器、花片、数字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加法的含义和结果,基于已学的加法知识,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学习并练习从10中减去某个数的减法算式,强调“剩余”的概念,最后设计“数字接龙”、“找朋友”(匹配加法或减法算式)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这种分组进行加减法速算比赛,既检验学习成果,又增进同学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二年级数学
二年级组谢佳珂老师和刘沁怡老师在《7的乘法口诀》的教研课中展现出了教学构思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氛围的和谐性以及教学评价的互动性等特点。在教学中,两位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法、对比法、互助学习法等。通过观察小船数量的增加,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乘法运算的规律;通过对比口诀卡片,学生能够深入理解7的乘法含义和结果;通过互助学习,学生能够在相互帮助中解决难记的口诀,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成效。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两位老师独特的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03英语教研组
为探索小学英语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和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英语教研课对标新课标,聚焦新教材,以三上Unit5 She’s my mother 为例。
第一课时由孟凡娥老师执教,首先借助歌曲Finger family 演唱激发学生兴趣,导人本单元学习。在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中生动呈现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父母,初步感知单元核心语言。第二课时由祁晔芝老师执教story time。读前活动,经验唤醒,巧用finger family song进入活动情境,学习新的家庭成员的词汇,鼓励学生进行创编。读中学思结合,推进语篇理解,在Cartoon time学习的基础上再次呈现单元核心语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介绍其他家庭成员,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理解。
学亮点研进步,卷入式大研讨
课后,各学科老师按照年级分组,开展了卷入式研讨。各组老师在组长的带领下,各抒己见,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现场研讨一片热烈。特别是各组的教师代表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共同助力课堂的进一步优化。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研课是学习与引领的桥梁,助我们发现不足,并将所学优秀经验融入实践,勇于尝试新理念、新教法,以求精进。本次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展现自我、挖掘潜能的舞台,还搭建了观摩交流的平台,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为南京一中江北二小的教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